2020年8月16日 星期日

(chujy) Apple iMac27 於外接SSD安裝macOS 以及 Windows 10


從 2014年底買了這台 iMac 27 2013 late,到現在也已經5年,自己是一買來就裝 Windows 7 再不停升級->8->10,老實說 macOS 用不慣,這就不用再提。

幸運的是這 5年硬體方面一切都平安,沒壞。不過,硬碟 (內建 1TB 7200rpm) 運作的時間總是慢很多,因此想提升更換為 SSD,不僅存取速度快,且現在價格便宜太多。

但 iMac27 對於記憶體以外(已升級到16GB)的更換都不友善,因此若要使用 SSD得拆機等等,不想破壞硬體就直接從外接部分著手。

胖胖表示被抓來當 model 相當無奈


這台後方支援 4x USB 3.0 插槽,所以直接去買個 SSD 500GB 當系統碟 (要買更高容量也是可以啦),再買個 USB3.0 外接盒,就直接上工囉。


若單純在外接 SSD 裝單一 macOS 或是單一 Windows 系統,老實說很簡單。


單獨安裝 macOS Catalina


1. macOS 就是開機時,按下 Command+R (或是Windows鍵盤上的 Windows key+R),然後依照以下方式就可以直接重裝到外接 SSD。
如何從「macOS 復原」重新安裝 macOS

或是參考:
Mac重灌教學:電腦賣出前替macOS重置和清除資料完整技巧


2. 最後裝完重起開機的時候,按下Option(Alt)鍵,就會出現可以開機的啟動磁碟選單,選擇外接 SSD就可以使用 SSD開機,如果不要每次都按下 Option鍵,可以於選擇啟動磁碟時同時按下 Ctrl 鍵,會出現一個圈圈,代表以後就會以該啟動磁碟作為預設開機,而不用每次都按 Option鍵。


單獨安裝 Windows 10

直接找一台 Windows電腦,去微軟網站下載 Windows ISO的工具程式,下載後執行,選擇「建立另一部電腦的安裝媒體(USB快閃磁碟機,DVD或ISO檔案)」,將最新的 Windows 10 (2004版) 存為 ISO檔案,以供後續 WintoUSB軟體使用。

下載 Windows 10

取得 Windows 10 ISO後,再透過 WinToUSB軟體,將 ISO 直接安裝到外接 SSD上,安裝完畢後,開機時如同上述 macOS第二步,重起開機的時候,按下Option(Alt)鍵,就會出現可以開機的啟動磁碟選單。其餘皆同。

使用WinToUSB製作Windows 10的USB行動系統

 

整合 macOS Catalina + Windows 10


上面單裝單一系統於 SSD 都相當簡單,接下來要做的是如何安裝兩個系統在單一個外接SSD上。基本上上述方式都會使用到,差別在於先後順序以及透過何種方式將 iMac 27內原有的 macOS 還原到外接 SSD。


1. 要將外接磁碟分割為GPT 格式,且要先安裝Win10,後面才裝 macOS。

若先裝 macOS 於外接SSD,之後再用 bootcamp製作 Windows 10 安裝碟要安裝,會發覺 Windows 10 告知無法安裝到該 bootcamp分割區。所以記得,先安裝 Windows 10 再安裝 macOS。


2. 先將外接 SSD 利用分割軟體切出 EFI,Win10的分割區

於另一台 Windows 電腦,接上 SSD,用 DiskGenius 免費工具,將 SSD以 GUID 格式建立(勿用 MBR格式),之後再切出 200MB,240GB (可視 SSD容量,這裡我用500GB一半左右) 的大小,其餘容量給 macOS,之後分別格式化為 FAT32 以及NTFS以及 HFS+,完成 SSD 4k對齊。其後使用的一鍵快速安裝軟體 WintoUSB 才抓得到該分區。

EFI:200MB,FAT32


250GB NTFS 給 Windows 10,最後剩下的 215GB切給 macOS 做 HFS+。

SSD 分切完成示意圖(這是用另一個 128GB SSD切割的範例圖 200MB, 60GB, 59GB,日後更換500GB SSD 也仿造一樣的切法,200MB, 250GB, 249GB)



3. 透過 WintoUSB 進行 Win10安裝

3-1. 詳細步驟請看這篇文章 WintoUSB 安裝Windows 10方式

3-2. 一鍵安裝後,重新開機,選擇 Windows 啟動磁區,便可以開始進行 Windows 10 設定,最後再安裝 BootCamp的驅動程式,將 iMac 相關驅動程式全部安裝完畢,Windows 10 到此就安裝完畢。跟單獨裝 Windows 10方式幾乎一模一樣。

選擇要安裝的版本,這裡個人選專業版,一般會安裝為家用版,日後需要輸入序號升級為專業版。

之前已經用 DiskGenius切過分區,所以直接選最後「保留現有分區方案」

可以看到 200M 給 EFI, 250GB 給 Windows 10 以及 215GB 將要給 macOS的分區。

開始安裝 Windows 10到外接 SSD,這便完成 Windows 10安裝,皆下來就是 macOS安裝。



4. 安裝 macOS Catalina

4-1. 先以內建 1TB 的 macOS 開機,先利用內建磁碟工具,將剛剛 SSD 分割出來的 HFS+ 空間(如圖disk2s3),轉換為 macOS 日誌式格式的磁區,此磁區準備安裝/還原 macOS。


原本 disk2s3無法識別,切換成 Mac OS擴充格式(日誌式),後續時光機便可判讀到此區,還原到此分區。


切割完成後



4-2. 建立時光機備份
外接SSD 的macOS 安裝方法,其實主要是透過時光機的備份檔還原到外接 SSD,方式是:可於之後開機時,透過「從時光機備份回復」(可參考:Time Machine 單篇備份教學 ) 還原到 SSD的 macOS日誌式磁區。所以接下來就是建立時光機的備份檔。


4-3. 要注意的是,時光機備份的目的地,不能在內建 1TB 硬碟內的卷宗內。因為若建在內建卷宗,之後於 macOS復原時,要選擇復原目的地,會直接復原本機 1TB硬碟 macOS分區,而不能選擇外接 SSD的分區做還原。那就跟我們要安裝在外接 SSD背道而馳,反而變成單純恢復之前備份到原有內建磁區而已。

因此,需於內建 1TB 硬碟下再分割出足夠備份目前 macOS的空間 (不能用卷宗,不然不能用此區開機),或是直接透過 NAS備份時光機的備份檔,這樣復原時都可以選擇外接 SSD作為復原目的地,個人兩種都試過,都可以用。

如 backup 磁區便是用來做時光機備份之用。



4-4. 使用 macOS 內建的時光機備份功能,把目前的系統備份起來,到新增的磁碟區或是外接 NAS上。備份完後,重新開機。

開始執行時光機備份


也可以挑選內建硬碟分區(如剛剛的backup分區),也可以選 NAS(qnap)


要選 NAS 之前,得先從網路登入 NAS (qnap),之後時光機方能判讀到該區可做備份,讓你選擇可備份到此。



4-5. 重新開機,按下 Command+R (或是Windows鍵盤上的 Windows key+R),選擇 macOS復原,然後把剛剛備份的 macOS 時光機檔案還原到 SSD硬碟的 macOS 日誌式格式的磁區上。


4-6. 重新開機,按下Option(Alt)鍵,就會出現可以開機的啟動磁碟選單,選擇外接 SSD 就可以使用 SSD macOS開機,再重新做些設定即可。

以外接 SSD啟動 macOS,測試一下 SSD 存取速度,至少比內建的 1TB 7200rpm SATA 硬碟要快至少一倍以上啦。開機就是快!



以上便完成外接 SSD上,同時安裝 macOS catalina + Windows 10。

若不想透過時光機還原備份檔的方式,因為得等機器備份->時光機。之後時光機->外接 SSD,時間都浪費備份資料存取上。


發覺透過 Carbon Copy Cloner替macOS系統舊硬碟轉移到新硬碟上 直接將內建 macOS 整個系統複製到外接 SSD,直接 1步完成。不需要上述機器備份->時光機。之後時光機->外接 SSD 等2個步驟,而且更快。

之後動作可自行決定:


5. 刪除內建 1TB 的時光機備份,重新用 NAS 或是其他磁區做外接 SSD硬碟的時光機備份。

6. 1TB 就可刪除原本的 macOS磁區,讓空間釋放約有800 GB作為資料儲存。

 

 

若您覺得寫得不錯也剛好有空, 請您不吝滑動一下滑鼠, 於文章下方按個讚, 救救寫稿肝苦人!感謝您~

(chujy) 其他文章

 

 

2020年8月12日 星期三

(chujy) realme X3 真我。三倍拍照實戰(台南行)

暨上次拿到 realme X3手機開箱後 realme X3 真我。三倍速開箱,剛好趁著假日,就來趟南部之旅,用這支手機拍拍看。

說明:

以下圖片全部 realme X3 直出,全都沒修圖沒裁切,原檔都在,可以隨時察看 EXIF,全程開啟 HDR自動判別,未切換任何 Pro手動模式,也無切換AI,皆使用一般模式,僅部分夜間拍攝用夜景模式。

從新竹南下來到台南住宿處附近,拍拍花卉。


所謂晴天無爛鏡,在光線充足下,除非有判斷錯誤情況,一般都可以取得不錯的成果。


暗部可在可適當的 HDR下呈現細節


有效控制反差


顏色算是中規中矩,不添加過多飽和,但還是會適當的除躁


隨手隨拍


窗內外反差大,透過自動 HDR,可把窗外景致也一併拍進,如果喜歡反差大還原現場景象的朋友,也可以取消 HDR效果。


手機處理的還算不錯


來台南就是要吃阿


天氣炎熱,先來吃冰,這家古早味的確不錯。


下午天氣稍陰,來吃個阿龍香腸熟肉(熟肉就是黑白切啦)


想看看有哪些菜色,隔著有點油霧的玻璃拍起來


終於換到我點菜了,當然什麼都來一份吃看看


第一盤先吃一點,後面還要吃別的。這色溫就有點還原現場光,沒有太多飽和。色溫比較偏冷。


最後再打包些回住宿處繼續配啤酒,讚阿


米糕,香氣逼人的肉噪加上魚鬆和滷的透徹的滷蛋加上清爽小黃瓜,絕配。


接下來繼續吃浮水虱目魚羹


真材實料,吃起來虱目魚味道真是鮮美。醬料調整的相當適合天熱時下肚。


接下來斜對面的阿明豬心冬粉,還沒到下午5點營業時間,已經開始有人潮排隊了


這應該是人潮讓附近店家相當困擾



先來看看這熱賣的豬心


一碗一碗先把配料準備好


這就是吸引眾多饕客前來的台南美食


待夜幕低垂,就來散散步,讓肚子消化一下,真的吃太飽了。海安路兩旁原本是相當熱鬧的觀光景點,但拜肺炎疫情所賜,人潮就比較趨於平淡。

這裡開始測試夜景模式,看看手持拍攝,realme X3的多禎合成是否夠強大


實際拍攝後,發覺還真的不錯,不用腳架,直接手持拍攝,細節演算的夠快,也不會晃。燈光反差也可以直接拉回來。


神農街到了


一家一家店林立


夜晚燈籠高掛,氛圍真是不錯


金華府,主祀關聖帝君及馬、李兩位王爺。


各種造型燈籠,在光線引導下,各有不同風貌


的確蠻美的


既然是觀光勝地,各種餐飲也是齊備


1957年的一銀仙草


現場並無這麼亮,但透過夜景模式,反而可省了腳架長時間曝光+HDR,相當方便。


全都手持


細節保留相當好,且畫面不會晃,這相當好用。


有些早期的標語文字


若以一般模式拍攝,燈籠內的文字可能過曝,暗部細節可能看不到,但用夜景模式,等個兩秒左右,就成了這張圖。


走著走著,肚子又餓了,來到人氣名店:阿江炒鱔魚。十多年前來吃時還沒這麼多人,沒想到現在都要排隊了。只有老闆自己一人炒,所以要等。


看著老闆專注的翻炒,也是種樂趣啦


終於,點的乾炒鱔魚來了。鍋氣,炒工,調味都是一絕,味道又不會如同其他傳統店家太過於甜膩,鱔魚Q彈有勁,雖然下午已經吃了一輪,但阿江炒鱔魚還是讓人停不下來。


肚子餓的話可以加意麵,QQ的麵條不會過於死硬,好吃。


隔天一早,來吃個阿堂鹹粥,但忘了用 realme X3拍,是用另一支手機記錄,這一部份非 realme X3拍,先說明一下。


每樣都好想吃


魚肚鹹粥,滿滿一大塊虱目魚肚鋪滿這一大碗,份量超大。


內行的都要吃魚腸


油條必備


吃阿!大胃王。


以下繼續用 realme X3紀錄,來到四草大橋,當然要搭船遊台江


出發


又稱台灣袖珍版亞馬遜河


疫情嚴峻,店家要求全程戴口罩,救生衣跟斗笠是必要的,中午搭船,真的會熱到中暑。但自拍其實效果還不錯。


這就是有名的綠色隧道。這時候會說開 5倍遠鏡頭壓縮場景會更優,但實際測試下,畫質真的不OK。個人認為2倍還能接受,5倍就不如不用。


接下來,來到德記洋行+安平樹屋。





也可以租個旗袍來個復古之旅








再度使用夜景模式記錄微光


發覺以後微光都用夜景比較方便






這超有fu,對我們這種5年級的大叔來說





陳列不少當時器具





德記洋行後方即為安平樹屋


在這炎熱的酷暑,這一方樹屋的確涼意無限


遮陰的好地方


很快的,驅車北上,中途來到台中,當然要吃吃兒時記憶的大面粳


小時候就吃這長大的


隨便切





紅燒肉必備





另外,台中肉員當然不能錯過


搭配冬粉湯,也是小時候的回憶。





回程買個伴手禮


就這樣,結束了 realme X3的拍攝實例以及餵豬之旅。


開箱:
realme X3 真我。三倍速開箱


若您覺得寫得不錯也剛好有空, 請您不吝滑動一下滑鼠, 於文章下方按個讚, 救救寫稿肝苦人!感謝您~

(chujy) 其他文章